新闻动态
10月29日上午,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01会议室召开了“植物、害虫与微生物互作调控专题研讨会”,常务副主任安国勇教授、部分科研骨干参加,研讨会由分管科研工作的赵翔教授主持。
周树堂教授代表专题研究团队发言。他表示,围绕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实验室设立研究专题,组建创新研究团队,开展专题研讨,将进一步有力推动实验室科学研究、优秀人才培养和技术体系建设。植物、害虫与微生物互作调控专题在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和技术体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积累和良好基础,该专题将按照实验室和学科要求,围绕实验室的定位和研究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领域国际前沿、面向我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凝练好关键科学问题,在害虫发育与环境适应、植物-昆虫-天敌互作、植物-媒介昆虫-微生物互作等方向取得代表性的重要成果,建设好生物互作技术平台,在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上有所突破。
团队成员曾保娟汇报了专题研究团队的建设背景、主要研究方向、前期基础和发展目标,宋佳晟、张茜、王慧东围绕害虫快速发育和大量繁殖的分子机制、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介导的昆虫-天敌协同进化、害虫对寄主作物抗虫物质的解毒机制等,汇报了相关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闫强汇报了生物互作技术体系和平台建设情况。
安国勇在总结中强调,专题研讨会是在双一流背景下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开展的,旨在通过研究方向的整合,促进科学问题凝练、研究方案优化、强化人员分工协助,集中优势力量,联合攻关,促进重大成果产出和优秀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周老师在专题研究和团队建设上做了很好的规划,相信会在技术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就。安国勇表示,目前大部分团队专题研讨都做的很好,实验室会持续支持科研团队建设,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团队间交流与合作,促进标志性科研成果和重要科技成果奖产出。
据悉,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根据实验室总体定位和研究方向,按照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规划,突出植物逆境生物学的特色优势,在凝练关键科学问题的基础上,立项开展专题研究,探索和完善交叉融合、协同创新机制,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促进重大科研成果产出,推动实验室内涵式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推动我校生物学一流学科建设。目前,实验室已经组建了玉米抗逆等重要农艺性状多基因互作网络解析、小麦遗传改良与逆境适应、生物固氮与豆科生物学、植物害虫与病原微生物互作调控、植物光合作用功能调控、作物遗传改良与逆境适应、棉花的抗逆功等重要农艺性状多基因互作网络等七个研究专题和创新团队。
Copyright@2017 作物逆境适应与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国-河南-开封 联系电话:0371 — 23798708